大型纯水设备是一种用于生产大量高纯度水的设备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制药、化工、食品饮料等行业。大型纯水设备运转不正常可能由多个方面的原因导致,以下是常见的因素:

预处理系统问题
滤芯堵塞:机械过滤器、活性炭过滤器等预处理设备中的滤芯,长期使用后会被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、有机物等杂质堵塞,导致水流阻力增大,产水量下降,影响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软化器故障:软化器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如果失效或被污染,无法有效去除水中的钙、镁等离子,会使原水硬度升高,导致后续反渗透膜结垢,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。
反渗透系统问题
反渗透膜污染:水中的微生物、有机物、胶体、金属离子等物质会吸附在反渗透膜表面,形成污垢,导致膜的透水性下降,脱盐率降低。常见的污染有生物污染、有机物污染、结垢污染等。
高压泵故障:高压泵是为反渗透膜提供压力的关键设备,如果出现故障,如叶轮磨损、电机故障等,无法提供足够的压力,会使反渗透系统无法正常运行,产水量减少。
反渗透膜老化:反渗透膜经过长时间的使用,会逐渐老化,性能下降。表现为脱盐率降低、产水量减少、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等。
离子交换或 EDI 系统问题
树脂失效:离子交换系统中的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,会因为吸附饱和而失效,需要进行再生。如果再生不及时或再生效果不好,会导致出水水质变差,无法达到预期的纯度要求。
EDI 模块故障:EDI 模块中的离子交换膜、电极等部件如果出现损坏、结垢或污染,会影响 EDI 的正常运行,导致产水电阻率下降,无法生产出高纯度的去离子水。
后处理系统问题
紫外线杀菌器故障:紫外线杀菌器的灯管如果老化或损坏,无法产生足够强度的紫外线,就不能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,导致出水微生物指标超标。
精密过滤器堵塞:精密过滤器的滤芯如果被水中的微小颗粒、胶体等杂质堵塞,会使水流不畅,影响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,甚至导致系统压力升高,损坏其他设备。
控制系统问题
传感器故障:设备中的压力传感器、流量传感器、水质传感器等如果出现故障,会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准确获取设备的运行参数,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控制,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程序故障: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程序如果出现错误、漏洞或死机等情况,会导致设备的启停、切换、参数调整等操作无法正常进行,使设备运行出现混乱。
其他外部因素
原水水质变化:原水的水质如果发生突然变化,如硬度、酸碱度、有机物含量等指标超出设备的设计范围,会对设备的各个处理单元产生冲击,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,出水水质变差。
电源故障:设备的正常运行依赖稳定的电源供应,如果出现停电、电压波动过大等电源故障,会使设备中的电机、泵、控制器等部件受损,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。
环境温度变化:大型纯水设备对运行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,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设备的性能。例如,温度过低会使水的粘度增大,影响反渗透膜的产水量;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微生物滋生,影响水质。